上班族拼事業,老闆疼惜否
超過八成上班族擔心工作壓力讓人生病,近五成不敢坐公司馬桶,更有三成深受老闆二手菸之害而不敢言。員工健康,企業還需要加把勁。
從社會新鮮人到退休,人的一生約有一半時間在職場;台灣人的全年工時更高居世界前茅(約2300小時),長期拚工作的結果往往是身心健康亮紅燈。
為了解企業是否重視員工身心健康,《康健雜誌》與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合作「健康企業大調查」,以《天下雜誌》調查出的「台灣1000大企業」為母體發出問卷,由該企業負責員工健康福利的部門(如人力資源、勞工安全、總管理處等)主管填答,共回收405份。
同時,為了解員工的心聲,《康健》也設計了網路問卷,由有全職工作的上班族填寫,回收1622份。
83%的人擔心壓力讓自己生病
壓力是員工健康最大的隱憂。
這次調查發現,員工認為職場中最可能影響健康的因素就是工時長或工作量大(表A1),有高達83%的上班族擔心壓力讓自己生病(表A2),也約有25%員工表示常常為了工作而焦慮、超過七成二偶爾焦慮(表A3),其中女性多於男性,且金融業最多,佔約44%。
專家估計,約90%的疾病與壓力有關,小則讓人肩頸痠痛、疲倦、頭痛、失眠、胃腸消化不良,長期壓力更可能引起免疫力降低、胃潰瘍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中風、憂鬱症等,甚至可能促進部份癌症形成。要提升工作效率、促進員工健康,紓解壓力是重要一環。
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陳叡瑜建議,公司應先了解員工的壓力從何而來,例如:工作技巧不熟悉、對工作沒有自主權、缺乏成就感、人際關係不和諧、工作環境吵雜、工作量太大、公司有加班文化等等,了解了壓力源,才能「對症下藥」。
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及衛生教育系教授董貞吟認為,企業提供的紓壓管道愈多愈好,讓員工各取所需。例如,與諮商專業人員合作,提供心理諮商服務;設置員工投訴信箱,並給予回應;鼓勵員工社團、舉辦運動康樂活動、教紓壓技巧,甚至發電影欣賞券等等,「不一定要花大錢,用點創意,就能幫助員工減壓。」
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員徐儆暉說,國外許多企業採用「員工協助方案」(EAP,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),由心理諮商專業人員提供員工在工作、家庭、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諮詢,有助紓解員工壓力,值得國內企業參考。
將近一半的人不敢坐公司馬桶
工作環境是否乾淨、舒適,也影響員工健康。
多數企業都注意到工作環境衛生(表B2~B6),六成六至少每半年就清洗一次水塔(表B2),合乎環保署建議;將近七成企業每3個月就換一次飲水機濾心(表B3)。
不過,也有企業還有疏忽。陳叡瑜去考察職場工作環境時,發現有些公司空氣不流通、二氧化碳濃度高,讓人昏沉。有一家公司的駐廠護士告訴她,很多同事抱怨頭痛,公司每個月要花不少錢買止痛藥,但改善通風後,頭痛就不藥而癒。
但員工對健康工作環境的認知相當不足。五~七成員工表示不知道公司水塔多久洗一次、飲水機多久換一次濾心、空調管道多久清一次(表B2~B4),不知道可以要求公司落實環境的衛生與健康。
也有四成三員工反映辦公室經常或偶爾有蟑螂、老鼠出沒(表B7),將近一半的人不敢坐著上廁所(表B8),凸顯公司的衛生管理還有待加強,員工也有責任共同維護清潔衛生,創造健康的工作環境。
同仁罹癌,公司該如何安排?
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,但如果公司有同事罹癌,約48%的上班族不知道公司如何處理,約22%表示公司沒有特殊處理(表C)。
「怎麼樣安排生病同仁的工作,公司需要制定制度,」陳叡瑜舉例,如果同仁已經重聽,就不適合讓他繼續在噪音大的環境工作;如果得了心血管疾病,工作量最好暫時減輕,或調整職務,以免工作壓力讓疾病惡化,等養好身體再恢復原職。
公司如何與生病同仁溝通,需要一點技巧。徐儆暉建議先表示關心,例如問:「現在覺得怎麼樣?好一點了嗎?」而不要劈頭就問:「你什麼時候回來上班?」免得讓同仁感到壓力。
如果要調整生病同仁的職務或工作量,也應該讓他了解這樣安排的用意,免得他以為因為生病而被降職。
癌症需要長期、頻繁的治療,病人體力大不如前,需要公司妥善安排。陳叡瑜說,有些公司的做法是,讓罹癌同仁留職停薪一兩年,等病情穩定再復職。「與其重新培養新人,可能不如等他恢復。」
在管理員工的疾病上,公司其實可以扮演更積極的角色,例如提供預防注射、醫療諮詢與轉介等等。但超過47%上班族認為公司並沒有積極管理員工的疾病(表D1),其中以傳統製造業最多,佔了近65%。
國外有些企業用較強制的方式管理員工健康,例如對抽菸、體重、血壓、膽固醇與腰圍超過標準的員工罰錢或扣獎金,在《康健》這次調查中,超過八成企業不贊成這種做法;但員工的想法卻相反,有六成多的人贊成(表D2)。
董貞吟說,國外因為是私人保險制度,員工健不健康影響公司支付保費的高低,用處罰來督促員工注意健康可以理解,但台灣不是這種保險制度,公司要罰員工不容易做到。
她認為,員工的行為如果危害他人健康(如在室內吸菸),用懲罰的方式說得過去,但像腰圍、體重這種個人的事,就很難用罰的,鼓勵可能比較容易見效。
遇到抽菸的老闆,真無奈
菸的危害不可勝數,所有疾病中,約有20~30%的死因與菸有關,台灣每年約有1萬8千多人死於與菸有關的疾病。但有近三成填寫網路問卷的上班族表示公司未規定室內禁菸(表E1),以傳統製造業最多,約佔56%;遇到抽菸的老闆,多數人感到無奈、沒辦法,或者只能貼貼禁菸標誌(表E2)。
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陳叡瑜說,禁菸法令愈來愈嚴,企業正好可以借力使力,推動無菸職場,加上辦公室內的同儕壓力,防制菸害應不難見效。
超過九成企業不曾開過戒菸班(表E3)。台灣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董貞吟認為,如果抽菸人數少,或戒菸意願不高,開戒菸班的確不符合成本效益。她建議企業多利用醫院的戒菸班,由公司補助費用,或利用國健局的戒菸專線電話幫助員工戒菸。
雖沒生病,但也不太健康
四成二的企業認為員工大致健康,但有五成二的企業認為「員工還算健康,但有些人有潛在慢性病的風險」(表F1);員工自己則認為健康狀況「還好」,約佔47%、「普通」約佔30%(表F2)。
這顯示不少員工處於「亞健康」(sub-health)的狀態,即「雖然沒有生病,但也不太健康」,公司和員工都應該有警覺,及早開始從各方面改善健康,否則很有可能惡化為疾病;相反的,如果積極促進健康,就可能恢復到健康狀態。
企業認為,影響員工最重要的因素是員工自主健康管理,如飲食、運動、吸菸等,佔93%(表G1),也就是企業期待員工對自己的健康負較多責任。
但有趣的是,竟然有將近五成的受訪者完全沒有運動,以金融業最多,男女不運動比例差不多;依照建議每週運動三次以上的人僅一成(表G2)。上班族顯然需要體認運動對健康的重要,化為行動,把運動填進自己的行事曆。
老闆們也得動動腦筋,幫助員工動起來,例如:明基電通全額補助員工爬玉山;合勤科技發計步器給同仁,100天內最先達到100萬步的人,可獲獎金及表揚;華碩電腦辦爬樓梯比賽等等。
制度上也需配合。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員徐儆暉舉例,當員工工作累了,即使還沒到休息時間,公司是不是能讓他去健身房動一動?「如果只有硬體,而沒有制度配合,恐怕效果會打折扣,」她說。
多數企業願意自主管理員工健康
儘管上班族反映壓力大、廁所不衛生、辦公室沒禁菸等心聲,但也有不少企業願意關心、照顧員工的健康。
調查結果顯示,超過66%的企業目前已提供全民健保、勞保等法令規定以外的健康福利,「目前沒有提供,但未來可能提供」的企業則有23%(表H1),兩者加起來接近九成,「這顯示多數企業有能力、有意願自主管理員工的健康,」陳叡瑜指出。
目前沒有提供員工額外健康福利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考量(約48%)、不知提供哪些福利(30%)、「其他」原因(包括人力有限、員工反應不熱烈、工作地點分散、無適當場所等),也有近18%企業認為提供這些福利不能明顯提升員工生產力(表H2);同時,多數企業在未來3年內不會增加員工健康福利的預算(表 H3)。
公司如何對待員工、願意提供多少福利,關鍵在主事者的觀念。聯合諮商心理所諮商心理師邱永林指出,如果公司把員工視為「成本」,當然壓得愈低愈好;但如果把員工視為「投資」,就會願意給員工更好的待遇與照顧,他們身心健康,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多貢獻。
國外就有研究顯示,幫助員工紓解壓力、提振工作士氣的公司,股價上漲了16%;而員工壓力大、士氣低的公司,股價只上漲了3%,顯示公司提供較多照顧員工身心的措施,其實有助生產力。
而且,提供員工福利未必需要花大成本,善用政府與醫院等外部資源,甚至不花錢,就可做好員工健康促進(見172頁「花小錢,6招變身健康企業」)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未提供健康福利的公司中,30%不知道該提供哪些保健福利(表H2),說明政府的衛生及勞工主管機關還有空間再推廣;企業如果有心,也可以多方蒐集資訊,例如國民健康局編有《職場健康促進指引手冊》、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也出版了《職場健康促進計劃指引》,可提供許多實用建議。
活動不夠頻繁 效果打折
定期健檢、團體保險、員工旅遊是企業最常見的健康福利(表I1、I2)。陳叡瑜解讀,健檢、員工旅遊可能每一兩年才有一次,這樣點狀的活動其實效果有限,長期、頻繁的活動,才能明顯提升、維持員工健康。例如:每天提供健康餐點、每一兩個月就辦一次健身活動、每月舉辦健康講座、鼓勵員工參與社團等。
企業認為最能改善員工健康的福利活動有:預防注射、提供個人化健康計劃、醫療諮詢與轉介、保健室(表I3),認為改善健康效果較不明顯及完全沒有效果的是:遊戲室、健康講座、健身房、健康飲食管理(表I4)。
員工健康福利的負責人位於哪一層級,可反映該公司是否重視員工福利。調查顯示,約五成七的企業,員工健康福利負責人屬於經理以上(表I5),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組組長蕭淑珍認為這個結果還不錯。
但有三成多的上班族表示,他們的公司不太重視員工健康(表I6),其中以傳統製造業最多,佔54%;也有三成四上班族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目前的保健福利(表I7)。
勞委會勞研所研究員徐儆暉建議,企業在推動促進員工健康的活動前,應該先調查員工的需求,例如很多人反映肩頸痠痛,公司就可請按摩師來服務,或在休息時教簡單體操。但如果公司很多已婚女性,下班要趕著回家照顧小孩,就不適合把活動安排在下班後。「能滿足員工的需要,參與率才會高。」
然後,企業應該定期評估各項健康福利的效益,例如:員工是否養成規律運動、選擇健康食物的習慣?體重、腰圍、血糖、血壓等健康指標有無改善?國外的企業甚至會估算,員工健康情形好轉後,因為少請病假,公司產值增加了多少,這都可做為推動後續活動的參考。
近四成企業願投入員工個別健康管理
企業最希望預防員工得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(表K1),員工則最擔心得癌症(表K2)、常有眼睛疲勞、肩頸痠痛等症狀(表K3),這些疾病、症狀都跟長期的壓力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,企業可針對員工需要設計健康促進活動。
台北醫大公衛系副教授陳叡瑜推測,最近幾年有多位知名企業家罹患心血管疾病,引起社會關注;而且這種疾病比較容易從檢驗數據中發現、及早預防或治療,所以企業較願意投入資源預防。相較之下,癌症的成因複雜,部份癌症也不容易早期發現,雖然員工最擔心得癌症,但企業投入預防的意願較低。
歐美不少企業已採用主動式的個人化健康管理,依員工的健康情形,由專業人員設計個人化的健康改善計劃,並持續追蹤。
在這次調查中,有六成二企業目前已提供基本的健康管理計劃(163頁表I1),約88%肯定這種計劃能改善員工健康(表I3),也有近四成企業表示願意投入更完整的主動式個人化健康管理模式(表L1),約38%表示「不確定」;超過八成員工願意參加(表L2)。
但台灣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董貞吟認為,台灣民眾的健康意識還不成熟,企業願為員工量身打造健康改善計劃,當然是不錯的福利,但員工有沒有意願、毅力依照計劃去實踐,還很難說。
她舉例,近年減肥產業十分蓬勃,大家在意的多半是外貌,而不是健康。且很多民眾對健康的觀念還停留在「生病了再去看」,沒有體認到健康需要長久的「投資」,預防生病才是健康的根本。「大家都知道一個星期最少應該運動3次,但有多少人願意投資這個時間?」
不過,她樂見企業採用這樣的個人化健康管理模式,「有需求才有產業。」
至於企業是否提供幫助員工兼顧家庭生活的措施,超過七成七的企業認為「有」,但近七成填問卷的網友卻反映公司沒有這種措施(表M1),形成強烈對比,尤其以傳統製造業最多,佔82%。
陳叡瑜推測,公司和員工對「兼顧家庭生活的措施」的定義與期待可能不同:公司認為設哺乳室、給育嬰假和生育補助就算做到,但員工期待更多、更長期的福利,例如孩子的托育、上班時間更有彈性、減少加班等。
要促進員工健康,公司高層是關鍵。超過九成企業及員工認為,由主管以身作則,帶頭示範健康生活習慣,有助促進員工健康(表N),例如主管宣誓戒菸、帶隊爬山等,上行下效,帶動追求健康的風氣;同時,有了主管的支持,承辦人員會更放心推動各項活動。
事在人為,企業可以成為員工健康的推手。
調查說明
為了解企業是否照顧員工健康,《康健雜誌》與工研院服務業科技應用中心進行「健康企業大調查」。以企業與員工為對象進行兩項調查,依照調查對象不同,進行不同方式的調查以達成調查結果,調查方法分別說明如下:
企業部份進行郵寄問卷調查,針對《天下雜誌》2007年一千大企業為對象,寄出1600份問卷,自2007年10月4日~11月16日為止,共回收405份有效問卷,回收率25%。
員工部份,時間從10月22日~11月7日,進行網路問卷調查,不限定企業,只要是目前在企業服務的全職員工都可上網填寫問卷,總成功樣本數為1622位。(調查執行:許癸鎣、潘佳芬、梁惠婷、許秀娟)
企業對員工的貼心小叮嚀
企業主覺得員工自主管理個人健康,最應該做的是什麼?多數企業主均認為員工應該要多運動、飲食健康、生活規律和作息正常,其次是要定期健康檢查。也有其他貼心的小提醒如下:
● 清心寡慾
● 體認健康勝於工作、預防重於治療
● 調適工作與休閒時間得宜
● 保持身心愉快
● 減少工時
● 放鬆放空
● 妥善規劃休閒活動
VEMMA, 真的沒有失敗的問題,只有時間的問題,以及你是不是真的"全心投入"喔~
加盟VEMMA 簡單 三步驟:
1.輕鬆免費報名試用
2.仔細看E-mail收到的信件內容,若未收到請確認垃圾信件夾
3.仔細看VB網站及相關部落格內容和參與我們的線上學習聊天室及相 關 線上會議,主動聯繫,積極深入了解
這是富爸爸窮爸爸作者唯一推薦全自動進人系統~最嚮往的被動收入,免費試用全自動互助創業系統***
剛中文化,即將引爆華人商機,趕快先免費試用看看,反正不用錢,先搶先贏喔^^
全世界每一秒鐘都有人加入我們的行列!!~
機會稍縱即逝~請把握住這班已經啟動的成功列車!
辛苦工作的您,想不想擁有一套"讓錢自動流進來"系統幫你創造被動收入呢?
美商維瑪 VEMMA 邀請您共創互助事業
全世界每一秒鐘都有人加入我們的行列!!
機會稍縱即逝~把握住這班已經啟動的成功列車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免費註冊完後,煩請主動聯繫,將引導您進一步使用系統 !
《伟雄的聯絡方式》
YY語音:159685433
MSN:nwmen123@hotmail.com
facebookl:stevenching87@hotmail.com
手機:(伟雄)016-7526108
●貼心提醒!註冊完.請記得要去信箱E-mail收信,並請記下您的維瑪ID號瑪及密碼,之後請每天收信 你會有意想不到驚喜ㄡ------.
我們非常歡迎跟我們有一樣的理念的人一起做朋友一起打拼
如果你有YY語音,我能邀請你參加我們中文團隊學習聊天室一起討論
免費下載YY語音>>>http://www.yy.com/
ps.記得加我好友喔~我的YY帳號:159685433
留言列表